2019年7月較2019年6月公共類充電樁增加3.5臺。從2018年8月到2019年7月,月均新增公共類充電樁約1.4萬臺,2019年7月同比增長62.5%。
分省市來看,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區域仍較為集中,江蘇、北京、廣東、上海、山東、浙江、安徽、河北、湖北、天津TOP10地區建設的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占比達74.9%。
充電設施的升級和改造:運營企業對存量充電樁的“拆舊建新”、“舊樁改造”的力度有所加大,以至于部分省市的充電樁保有量有所下降。
充電運營商方面,截止到2019年7月,全國充電運營企業所運營充電樁數量超過1萬臺的共有8家,分別為:特來電運營13.5萬臺、星星充電運營9萬臺、國家電網運營8.8萬臺、依威能源運營2.3萬臺、云快充運營2.3萬臺、上汽安悅運營1.7萬臺、中國普天運營1.4萬臺、深圳車電網運營1萬臺。
這8家運營商占總量的89.7%,其余的運營商占總量的10.3%。
綜合來看,2019年1-7月,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24.3萬臺,同比增加46.5%,公共類充電基礎設施與隨車配建充電設施穩定增長。
充電電量同樣集中度較高,2019年7月全國充電總電量約4.43億kWh,較上月增加3.7千萬kWh。
全國充電電量主要集中在廣東、江蘇、陜西、福建、四川、湖北、山東、浙江、北京、湖南、上海、河南、山西、安徽等省份,電量流向主要以公交車為主,乘用車占比同樣較高,環衛物流車、出租車等其他類型車輛占比較小。
7月各省級行政區域(不含港、澳、臺)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充電熱力分布圖:
私人類充電基礎設施數據情況,截至2018年7月,通過聯盟內成員整車企業采樣498569輛車的車樁相隨信息,其中建設安裝私人類充電樁336868個,整體未配建率約32.43%,其中約17.8%是由于集團用戶采購純電動轎車作為出租車、分時租賃用車等運營專用車輛而不需要車企隨車配建充電設施所致。另一方面,因私購車的充電樁配建約為82.2%。
1-7月,新能源汽車產銷70.1萬輛和69.9萬輛,同比增長39.1%和40.9%,增速比1-6月略有回落,比上年同期大幅回落。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,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同比保持增長,增速比上年同期依然呈明顯回落。
(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)
(2019年1-7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構成)
充電樁視界認為造成負增長的主要原因有兩個:
一、國際龍頭企業事故頻發,并且無法做出令消費者滿意的答復,因此觀望情緒更加彌漫。
二、7月開始新能源國家補貼降低,且不再有地方補貼也是造成銷售減少的主要原因。
其實不管是燃油車還是電動汽車,它們打動人的真正原因,不應該是它們屬于哪個陣營,而是它們本身到底是不是優秀的產品,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。從某種意義上講,只有忘掉自己的身份,追求獲得最優秀的表現,才能造出真正打動市場的產品。
在新能源市場中,幾何A是第一款讓天涯君有這種感覺的車型。